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越來越高,百姓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伴隨而來的是國民福利也越來越好。
社保作為目前最重要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很多還沒有參加社保的人員,開始打算參保繳費了。
參保繳費是好事,這樣就可以保證將來退休之后,晚年生活能有基本的經濟保障。
不過,參加社保也要受到社保制度的約束,并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參保繳費都能在退休的時候領取養老金,如果參保人員不符合要求,即使參保繳費了,將來也可能領不到養老金。
也就是說,部分參保繳費人員的社保屬于無效社保,無效社保是不合規的,當然也就無法享受有關社保待遇。
所以,凡是打算參保的人員,首先了解清楚個人繳費是否符合規定。特別注意這4類人,雖然參加了社保繳費,但未來是享受不到社保福利的,退休后也拿不到養老金。
第一、重復參保人員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分別叫作城鎮職工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養老金。
我國的社保制度規定,參保人員退休后,只能領取上述養老金的一種,不能同時領取兩種。即使是退休前同時參加了兩種基本養老保險,退休時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養老金,另外一種繳納的養老保險就屬于無效保險了。
如果是在職職工,單位有責任和義務為職工購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這種情況下,職工就沒有必要再去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了,如果買了,屬于重復參保,是一種無效的社保,退休時領不到居民養老金。
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既可以選擇職工保險,也可以選擇居民保險,雖然選擇權在自己,但是兩種社會保險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繳費,如果都選,只能一種保險有效,另外一種是無效的,認為交兩種保險,退休后可以同時領取兩份養老金的想法是錯誤的。
第二、退休后返聘人員這種返聘人員多見于有一技之長的退休人員,比如大學的老教授、醫院里面的退休醫生,由于這類人的專業知識豐富,又有很強的實踐經驗,年紀越大越吃香,很多單位在他們退休后都樂于返聘他們繼續從事有關工作。
不過,這類人在返聘后,雖然單位給他們發放返聘工資,但是不會再繼續繳納社保了。因為他們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繼續繳納社保也沒有實際意義,而且社保部門也不會同意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參保繳費了。
第三、非獨立勞動人員這類人員雖然也參加了有關工作,但是由于沒有與單位形成獨立的勞動關系,是不用繳納社保費的。比如常見的大學生到某單位實習,雖然實習期間,單位會發一些工資給大學生,但實習本身屬于非獨立勞動,按照規定是不需要社保繳費的,單位也沒有義務為大學生辦理社保繳費手續,如果真的繳費了,將來退休時,也不會計算工齡,大學生實習期間繳納的社保費屬于無效繳費。
第四、達到退休標準而不辦理退休手續的人我國養老金的計發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對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不僅在退休時多發養老金,而且在養老金調整方面也有優待,養老金18連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比如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強調不僅要與工齡掛鉤,也要與基本養老金掛鉤,工齡長、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就會有機會多補發養老金。
正是這個原因,有些已經達到退休年齡的人,也達到了社保繳費年限的要求,想繼續繳費,這樣工齡和繳費都增加了,將來養老金就會高一些。這種想法雖然好,但是社保制度是不允許的,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后必須辦理退休手續,如果不及時辦理退休手續,不僅后續繳費年限無效,而且因為延遲辦理退休手續而損失的養老金,社保部門是不會補發的,損失只能由自己承擔。
結語我國的社保待遇雖然非常好,但是也要在制度下進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想通過不正常的途徑多領取養老金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社保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通過退休前的多繳費、長繳費,才能真正提高養老金待遇,不要出現文中介紹的無效社保的情況。提醒參保人員多注意自己是否存在無效社保的情形,避免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社保繳費成為無效繳費,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如果發現有無效繳費的情況,要及時停止繳費,及時止損。
本文標題:參保人員請注意,這4類人即使社保交滿15年,也無法領取養老金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381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