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印發了《關于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2022年養老金的上調幅度為4%,也就是說,在2021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基礎上增長4%。
此次養老金調整仍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能夠體現出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一致;掛鉤調整則體現出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而適當傾斜主要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老人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予以照顧。
眾所周知,從2005-2021年,我國養老金已經持續了17連漲,加上今年,養老金將達到18連漲。雖然養老金實現了18連漲,但是,大家會發現上漲幅度卻在不斷縮窄,這其中又是因何原因呢?筆者認為,綜合分析,大致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原因:
一、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老齡人口的快速上升,導致養老金支付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比重上升,15-59歲勞動人口比重卻在減少,按照這一發展趨勢,我國的養老基金收入將會逐漸放緩,如果從現在開始不合理控制養老金漲幅,收支缺口會越來越大,最終將導致出現入不敷出的局面。
普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3.5%,深度老齡化比率為14%,按照國際標準,超高老齡社會為20%,按照這一標準中國馬上就要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了。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低生育社會現狀漸以形成,新生人口的減少,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將會逐年增加,而繳納社保的人卻越來越少。這樣發展下去,人們繳納社保的費用將不能覆蓋養老金的發放成本。
截至目前,全國社保基金滾存結余為4.8萬億元,可支付月數在14個月以上,基金整體上是收大于支。盡管目前我國養老金結余為正,但其中絕大部分源于我國財政補貼,養老金自身保值增值能力較差。
此外,隨著人類人均壽命的延長,今后我國的養老負擔會越來越重,我國目前的老年撫養比也從2007年的11.1%上升到目前的15%。預計2022年將是退休高峰年,退休人數或將超過4000萬。
二、社保基金收入增速放緩,國家財政壓力較大
按照我國現行的養老金制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都是來自于目前參保人員的社保繳費來支付的,雖然近些年來社保繳費逐年提升,但數據顯示,2021年基本養老金收入為60040.48億元,支出為56500.3億元,勉強實現收支平衡。
退休人員的不斷增加給國家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1、在支出層面,老年人口的增長,會帶來養老金支出、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增加,加大財政壓力;2、在收入層面,老齡化環境下經濟增速放緩,稅基和財政收入會相應減少。隨著近幾年中國老齡化趨勢的加速,養老金缺口也越來越大,養老金支付對財政補貼的依賴程度不斷提升。
根據統計數據分析預測,到2050年,參保贍養率和繳費贍養率將會從37.7%和47.0%上升至81.8%和96.3%,也就是說,2019年由接近2個繳費著贍養1個退休者,到2050年則幾乎1個繳費者要贍養1個退休者。
正是由于養老金發放的壓力大,有關部門正在采取各種措施去補充養老金的來源。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目前國家采取了兩項具體措施:
一是提出了延遲退休計劃,意圖借此來緩解不斷增長的養老金對于國家財政造成的壓力。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可以適當降低養老金的漲幅,放緩退休人員養老金增張速度。
實際上,延遲退休政策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延遲發放部分人的養老金、然后保留更多的勞動人口繼續工作。
二是出臺了個人養老金制度。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出臺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的必然舉措。
從2014年開始,我國養老金整體出現入不敷出,當年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為3548億元,到了2017年則擴大到8004億元。可以預見,未來老齡化還將給我國財政支出形成持續壓力。此外,目前我國養老金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較高,為每月3000元左右,占當前職工平均工資比重的60%,這一基數可以使退休人員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隨著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養老金支付壓力也越來越大,而養老金基數越大,上調時增加的金額就越多,因此,為了實現社會養老金保障的可持續發展,適當控制養老金的漲幅是很有必要的。
三、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所造成的影響
今年已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第3年,長期延續的疫情已經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今年頻繁出現的疫情反復,使得許多省市剛剛恢復正常的社會經濟又被迫進入到封控的抗疫狀態。
在疫情沖擊的影響下,許多企業不得不停工停產,降薪裁員,有的企業甚至被迫破產倒閉,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在此背景下,順應國家整體經濟狀況,今年養老金漲幅的下調也是服從經濟發展全局的需要。
結語
綜合我國老齡化發展趨勢、社保收入增速放緩以及延遲退休等情況,從2017年以來,我國養老金漲幅的比例正在以0.5%的幅度逐漸收窄,事實上,作出這一調整是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情況的。雖然養老金增幅在縮窄,但總體上看,我國未來養老金繼續保持增長的趨勢仍將維持不變。
本文標題:我國養老金逐年收窄的原因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628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