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繳滿15年,就能領取養老金了嗎?你們可能忽略一個問題
對于上班族來說,退休問題必然會出現。由于退休意味著沒有收入,許多人選擇在他們仍然在職的時候每月存一部分工資,以保證他們的退休生活。那么,你需要多少錢才能在退休后生活得舒適?這是一個許多人應該非常關心的問題。根據《國家退休準備報告》,大約80%的未退休的受訪者認為,所有退休前的儲蓄需要是他們目前年收入的10倍,才能在退休后享受高質量的生活。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不同的報告中是不同的。例如,一些數據顯示,如果你住在幾個城市,你需要有至少400萬的儲蓄才能享受高質量的退休生活。這一定是一筆巨款,估計大多數人都達不到這個水平。自己為退休儲蓄可能有點困難,所以許多人試圖通過其他方式達到退休的目的,如工作和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以便退休后能繼續每月按時領取養老金。而現在,國家也在對退休人員給予更多的 "關注"。 中國的養老金多年來一直在增加,所以在工作期間按時足額繳納所有的社會保障費是非常劃算的。
然而,就在最近,一位網友報告說,她的家人已經享受了15年的社會保險,但當她退休后,她不再收到養老金。這怎么可能發生呢?首先,有必要檢查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根據中國的相關法律,退休人員申請養老金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另一個是繳費年限的條件,也就是說,如果他們總共繳費15年,就有資格。如果不符合這兩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就不能領取養老金。
這里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個人有足夠的社會保險繳費年限,所以有必要考慮這一個人是否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目前,中國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性高管55歲,女性工人50歲。計算退休年齡時,一般以身份證上記錄的年齡為準。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如果檔案上首次記錄的年齡與身份證上記錄的年齡不同,那么退休年齡就用檔案上記錄的年齡計算。有些人用身份證上的年齡計算自己的退休年齡,認為自己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并選擇辦理退休年齡手續,結果發現自己無法辦理,無法領取退休金。這是因為他們身份證上的年齡與檔案上的年齡不同,所以他們必須再繼續工作,因為他們還沒有達到檔案上的退休年齡,盡管他們已經按身份證上的年齡計算。
其次,現實情況是,有些人可能實際上已經達到了退休年齡,并且已經積累了15年的社會保險費,但卻無權領取養老金。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有些人沒有意識到實際上有兩種類型的社會保障賬戶,普通賬戶和臨時賬戶,而且兩者之間有很大區別。如果滿足兩個條件,社會保障賬戶就是一個臨時賬戶:新的注冊地必須是一個非注冊地,在新的注冊地首次注冊時,女性必須至少40歲,男性必須至少50歲。臨時賬戶并不影響領取養老金的權利,但需要注意的是,你不能在臨時賬戶所在地領取養老金。
如果你想領取養老金,此時你只需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將戶口轉到新的工作地點,并將你的社保賬戶從臨時賬戶改為普通賬戶,這樣你就可以在新的工作地點領取養老金。這個家庭交了15年的社保費,到了退休年齡卻沒有領到養老金,原因是他們忽略了也沒有更清楚地知道社保賬戶分為普通賬戶和臨時賬戶。
除了上述達到退休年齡并繳納了15年社會保險費后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原因外,也有可能是沒有及時批準領取養老金。在我國為了防止欺詐性索賠等,規定為了領取養老金,退休人員必須首先獲得生存證明。沒有這個證明國家就不能確定退休人員是否活著,以及是否可以領取養老金。應該注意的是,根據中國的有關規定,如果退休人員的下落不明超過一定的時間,養老金將被暫停支付。因此,重要的是,退休人員不要忘記讓他們的養老金得到認證。
本文標題:社保繳滿15年,就能領取養老金了嗎?你們可能忽略一個問題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640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