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小涵 通訊員 范洪艷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關系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山東兜緊兜牢民生保障底線,打造養老金發放免審即享新模式,并在全國率先整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構建起共謀共建共有共享的社會保障新格局。截至2021年底,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人數分別達7840.8萬人、1542.7萬人、1921.9萬人。符合條件的困難人員實現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覆蓋、保費代繳、待遇發放三個一人不漏。
山東省社會保險待遇資格大數據認證平臺綜合展示。
取消職工養老保險省內轉移接續
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提高至150元
我們這個行業,換工作是常態。以前換了單位要在網上提交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申請,時不時地還要到網上去查查進度,大約兩三周才能徹底辦完。現在好了,省內換單位,不用再操心轉移的事了,也不用擔心接續不上了,真是越來越方便、越來越簡單了。從中國人保財產保險公司剛辦理離職的王女士說。
山東省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取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內轉移接續后,全省作為一個統籌區域,對于待遇領取地是我省的,在我省任何地方辦理退休待遇計發辦法都一樣,不會因為取消省內轉移或改變退休地影響退休待遇。據悉,取消省內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后,預計全省每年近30萬企業職工無須再辦理相關業務。
近年來,我省人社部門在全國率先整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率先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比國家要求提前一年實施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制度。截至2021年底,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人數分別達7840.8萬人、1542.7萬人、1921.9萬人,分別比2017年底增長9%、21.6%、22.5%,其中職工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完成年度計劃的1.7倍。
山東連續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3次提高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150元,高出國家標準57元。連續5年提高工傷保險定期待遇水平。失業保險金標準由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3%提高到90%。去年退休人員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4.5%,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增長5.6%。
推進困難群體參加社會保險動態清零
去年代繳居民養老保險費1.61億元
煙臺市牟平區共45萬余人,下轄555個行政村(居),自2017年起,面向全區歷年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實行政府代繳居民養老保險政策。
牟平區社保中心居民養老保險事業處與區扶貧辦、區民政局、區殘聯、各鎮街相關部門及各村(居)委會建立了信息專項互通渠道,精準識別、精準登記,工作人員主動出擊,政策找人,目前所有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低保、特困、貧困到齡人員均實現了無條件發放,重度殘疾人員也都實現了待遇提前領取。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將年滿60周歲、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貧困人員納入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按月發放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人社部門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四個不摘總要求,堅持政策找人服務模式,持續推進困難群體參加社會保險動態清零。
據了解,山東省社保中心積極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精準落實困難群體代繳居民養老保險費等政策,2021年,全省共為115.45萬名困難群體代繳居民養老保險費1.61億元,為3.27萬名重度殘疾人辦理提前五年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手續,切實提升了困難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養老金發放免審即享
老百姓領取養老金零跑腿、無感知、不打擾
聚焦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山東人社部門依托數字畫像,通過對退休人員進行全方位行為軌跡分析,就能動態判斷其生存狀態,創新打造了靜默認證模式。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流程由原來的領取人提出申請-進行驗證-發放待遇,轉變為政府部門大數據采集-數據比對-自動發放,我省建立完善了以靜默認證為主、遠程自助認證為輔、疑點信息實地精準核實的新型認證體系,讓老百姓領取養老金享受到零跑腿、無感知、不打擾的免審即享新體驗。
2021年,全省發放養老金3320.5億元,涉及職工789萬人,需實地精準核實認證的人數大幅下降,認證時間大幅縮短,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從衛健部門抽取門診住院體檢數據達到2.5億條、死亡醫學證明信息超過328萬條、核酸檢測數據4750萬條、疫苗接種數據9303萬條;從民政部門抽取殯葬信息達到586萬條;從監獄管理部門抽取服刑信息超過66.5萬條
為提高靜默認證免審即享的科學性、精準性,山東破除數據孤島,構建數據共享一張網。依托數字政府建設,積極推進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數據共享。打通左右,貫通上下,建立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形成人口基礎信息資源庫等6大基礎信息資源庫、衛生健康等34個主題信息資源庫,匯聚人社、公安、民政等部門涉及人口狀態的231類、3700個數據項;積極對接人社部系統,及時獲取領取待遇人員全國出行、服刑、死亡等數據。
對于無數據留痕的退休人員,山東人社部門創新認證方式,突出人文關懷,堅持線上認證和線下認證相結合,寓認證于服務,讓退休人員不知不覺完成認證。深化互聯網+與資格認證的融合,推行基于互聯網的生物特征識別認證、手機APP遠程認證等服務渠道以輔助。比如,加強對網站、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增加操作提示,簡化使用步驟,方便老年人使用。開通親情服務功能,方便子女幫助老年人快捷完成認證。
目前,山東省退休人員可利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政務服務平臺愛山東、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等刷臉認證,實現零跑腿。同時,深化老年人熟悉的傳統認證形式,將資格認證業務下沉到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等基層服務平臺,提供就近服務,讓老年人不出村、不出社區即可完成認證。
本文標題:踔厲奮發的五年|山東打造養老金發放免審即享新模式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642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