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2022年即將結束,2023年要到來,退休人員們現在最關心的可能就是2023年自己能漲多少錢,既然多數都是從打工人過來的,相比繳費年限,更多人其實是按照視同繳費的工齡計算養老金的,工齡越長,視同繳費年限越長,那么屬于工齡40年的人,2023年能漲多少養老金呢?對于同樣領取職工養老金的企退和事退人員,他們到手的錢能差多少呢?我覺得取決于以下5個條件,趕緊和我一起來看看,事關你的錢袋子,大家要心中有數:
第一,基本養老金漲不漲2023年養老金能漲多少,前提是這筆錢要上漲才有后續計算漲多少的意義。從目前中國養老金調整的基礎來看,明年延續基本養老金19連漲是大概率事件。從資金儲備上,到2021年年底,我國企業職工養老基金累計結余達到5.1萬億,收支上,收入4.4萬億元,支出4.1萬億元,說明有3000億的純收益進入基金賬戶內。除了流動的這部分資金,兜底的還有中央2.6萬億的戰略儲備,以及中央補助6500億元,發放底氣十足。從參保繳費上,人社部公布的第三季度工作進度情況來看,我國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經達到10.47億人,參保人不斷增加,有源源不斷的社保費進入養老保險賬戶,收益仍是活水,自然可以繼續給老人們發錢。
從經濟環境上,在職人員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上漲3%,經濟上行,企業賺了錢,員工工資也將有提高余地。從退休人員方面,要保證公平性,不能讓他們生活水平與年輕人差太多,年輕人的工資漲了,他們也要漲錢才行。
從必要性上,就是商品價格提高,收入同時增長才能繼續保持目前的生活標準,而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繼續上漲,漲幅達到2.1%,明年養老金需要上漲到可覆蓋這個水平后,才能讓退休人員們維持正常的生活開銷。
第二,養老金漲幅是多少養老金上漲幅度影響定額、掛鉤和傾斜調整的上漲標準,從今年養老金上調來看,相比2021年今年上漲幅度繼續下降0.5%,調整后幅度是4%,部分城市在養老金上調后,整體標準又有所降低。
以海南省為例,2021年掛鉤調整多繳費年限調整上,包含視同繳費的工齡,每增加一年每月上漲1.1元,但2022年這個標準降低至0.5元,與2021年的調整標準每月上漲差距為0.6元,如果按照40年計算,每月就是少增加24元,一年就是288元。從這里來看,明年上漲標準是不是變化要看上漲的幅度是保持4%,還是在今年4%的基礎上繼續走低,比如下降到3.5%,那么掛鉤調整的標準可能也將繼續走低。
但這個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上面雖然列出了養老金上調的積極條件,但是從上漲幅度上,可能會弱于今年的標準,因為今年前三季度GDP上漲幅度相比去年同期的9.8%減少了6.8%,漲幅縮水嚴重,那么在職人員平均工資上漲也將跟著走低。從養老金發放支出壓力來看,2023年正好對應我國最大嬰兒潮的峰值1963年,這一年新生兒人口數量達到2975萬人,明年退休人數猛增,養老金發放支出增加,為了保證收支穩定,可能也將控制上調幅度,先度過這段時間的難關。
第三,掛鉤調整的階梯式范圍可計算的繳費年限長,不代表上漲水平都一致,比如上面提到的海南省,掛鉤調整對年限調整上,只是在繳費每增加一年多漲0.5元,但與山東這樣的省份對比,上調的激勵性就很低,山東今年的調整方案是,
對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3元;
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5元;
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7元;
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9元;
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1元。
假設王大爺和李大爺同樣都是有40年的繳費時間,王大爺在海南領養老金,李大爺在山東,王大爺今年只能按照40×0.5=20元上漲,但李大爺每月能夠增加:15×1.3+10×1.5+10×1.7+5×1.9=61元,每月加發差距達到41元,一年就是492元。可見,階梯段設置得越多,屬于工齡長的人就越吃香。
第四,工齡的性質工齡指的是職工與企業建立用工關系后,領取工資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是針對有單位的人員,那么屬于靈活就業群體,或者中小企業,個體商戶的用工人員,連續工齡計算記錄未必完整,如果不完整,使用自行記錄,或者其他方式,如果無法通過社保經辦機構承認的人,即使實際工作了40年,但記錄時間低于這個標準的話,那么相較于實際記錄40年工齡的人,養老金調整基礎就會降低低。
另一個是看有沒有折算工齡包含在內,在養老金調整中,雖然除了實際繳費年限,還包含視同繳費年限,但是參加特殊工種,有折算工齡的不包含在內,從事過井下等安全風險較高工作的人,工齡折算后一年可以折算為一年三個月或一年六個月,相較于其他人,可以多算幾年工作時間,但這一項優勢在養老金調整上不適用。舉例來看,就是如果你有40年總工齡,但如果其中10年包含折算工齡的,實際工作時間僅有5年,那么,你在明年參加養老金調整時,有效工齡僅有35年。
第五,過渡性養老金企退人員和事退人員相比,少了一筆過渡性養老金,因為我國職工養老保險對企退和事退人員的參加繳費標準,不是一直都按照統一的16%和8%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在2014年實施養老保險并軌制之前,事退人員的社保費個人不繳費,是單位全部出資。并軌制實施后,對屬于政策實施前參保,實施后退休的人,他們正好處于新舊政策交替之間,因此,對他們進行了長達10年的過渡調整,從2014年~2024年發放10年過渡性養老金,按照新政策核算后高于老政策核算的部分,從10%遞延增加到100%陸續加發,到2023年正好是增加大90%,那這部分錢,也將進行調整。因此,相比企退人員,事退人員的養老金調整基礎將高出90%。
往期文章:
2023年1月,退休人員將發放8筆錢,快看看哪幾筆你能領取到手本文標題:工齡40年,2023年養老金上調后能漲多少錢?企退和事退差多少?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757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