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到底該如何養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人認為,養兒防老,要跟兒女住一起才安心。
也有人認為,兒女壓力也大,去養老院比較合適,最起碼不用擔心沒人照顧。
還有一部分人喜歡農村,在城里忙碌大半輩子,晚年有落葉歸根的情結,農村空氣好,還可以自己種菜,享受到田園生活的樂趣。
我回了一趟老家,鄰居王婆婆告訴我,退休后回農村,是我做得最錯誤的選擇。
王婆婆自述:
我62歲,有2個兒子,都在城里安了家。
年輕的時候,我是單位的骨干,一心撲在工作上,憑借自己的吃苦精神,擁有了自己的房子。
老伴兒跟我一個單位,我們掙錢不多,但好在他時間相對自由,只要沒活,他就跑回家洗衣做飯,我們的孩子都是自己撫養,沒有讓老人幫忙。
所以,我也有自己的理念,養育孩子是年輕人的事情,不該讓老人分擔。
理由有兩點。
一是老人跟兒女有代溝,生活習慣不同,很容易造成一些矛盾。
二來老人容易溺愛孩子,讓孩子養成嬌慣的習慣,對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利。
在兒子成家時,我就提出不會幫帶孩子,也不會到兒子家住,讓他們自己安排好生活。
兒子點頭答應,兒媳也沒說什么,大兒媳生孩子時,請來娘家母親照顧,我送過去一萬塊坐月子錢,滿月后又送兩萬奶粉錢,兒媳一點意見沒有,開開心心把錢收下了。
二兒媳懷孕時,提出讓我伺候月子,原因是她遠嫁,母親在家照顧孫子,出不來。
我很為難,大兒媳都沒照顧,跑去照顧小兒媳,很容易造成誤會,而且我常年上班,也不怎么會做飯,擔心會產生婆媳矛盾。
為了平衡家庭關系,我就給小兒媳找了個月子中心,費用由我承擔,在她出月子時,依然送過去2萬生活費。
我以為這樣的安排很好,可兒子打電話時,還是聽到小兩口拌嘴,兒媳抱怨沒人照顧自己。
說實話,我心里不舒服,身為婆婆,我已經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能包攬年輕人所有的家務,我退休后返聘,跟年輕人一樣擠公交上班,不也是為了有能力補貼他們嗎?
做人要知足,如果兒媳只知道索取,我也沒義務滿足。
考慮到二兒媳自己帶孩子,我又悄悄塞給兒子2萬,這是另外給的,讓他不要聲張,可不知怎么回事,還是讓老大知道了,他有天跑來訴苦,說想買輛車缺錢,問能不能借2萬。
我一聽就知道怎么回事,為了減少矛盾,從卡里取出2萬塊給他,告訴他以后別惦記父母的錢,父母也是打工人,幫兩個兒子成家已經掏空積蓄,想過好日子要靠自己打拼。
考慮到兩個兒子難以平衡,我跟老伴兒考慮著晚年生活,結束手里工作后,我們就回了老家。
老家房子簡單翻新一下,院子里可以種菜,后院還能養雞和羊,這樣生活自給自足,也不需要兒子養老。
可回到老家發現跟想象得不同,煩惱太多了。
煩惱一,人情開支。
在市里生活,我們很少有人情開支,頂多是同事結婚,隨禮200。
可在農村,200紅包是拿不出去的,七大姑八大姨得知我們回來,家里有點事就讓過去,姨媽的孫子結婚,我一打聽,人家都隨禮800,我也只能包個大紅包。
老家親戚禮金很重,他們認為,這些錢都是流動的,等你家孩子辦事,錢都能收回來,事實上,我兩個兒子結婚,都簡單辦了一下,很多親戚都沒通知,現在他們來請你,你還不好意思不去。
這就是人情的負擔,還有村里的事情,得知我老伴兒會寫毛筆字,誰家有事都來請他去記賬,他也不好意思空手去,總要先隨一份禮。
回家不到一年,我們大致算算,隨禮一共花出去近一萬,真是很大的壓力。
煩惱二:思想觀念。
我種菜比較佛系,喜歡吃什么就種什么。
總有鄰居過來指點,說我種的菜不合季節,長不大,然后傳授一點經驗,對這樣的鄰居我很喜歡,覺得這是老鄉的溫暖。
時間長了,來做客的人就很多,老家人不講究禮數,有時端著碗就跑你家來了,一坐就是半天,聊的都是家長里短的閑事,我一點興趣沒有,又不好意思趕對方走,只能在一旁陪著,時間就這樣浪費。
后來,我喜歡把院子門關上,就有人說閑話,認為我清高,看不起農村人,真實冤枉我了,我只是不想聊閑話而已。
煩惱三:衛生狀況。
我們住的是老房子,排水系統沒有做,只能用旱廁。
這一點,是最難適應的,春秋天還好,夏天味道重,冬天寒風呼呼吹,你剛蹲下來,就感覺身體凍透了。
這還只是一部分,村里很多鄰居都是如此,遇到清理化糞池,異味就會隨風飄散,要是你剛好在做飯,那感覺,真酸爽。
還有就是夏天蚊子多,就算隔著衣服,蚊子的嘴也能扎進皮膚,腿上和胳膊上都是紅疙瘩,奇癢無比。
煩惱四:就醫問題。
身體好的時候不覺得什么,如果健康出現問題,就會有大麻煩。
老伴兒心臟有問題,家里一直備著速效救心丸,有次他突然暈倒,把我嚇壞了,附近最近的醫院也在10公里外,我只能敲鄰居家的門,幸好鄰居兒子回來了,幫我把老伴兒送到醫院。
醫生說要是來晚一小時,可能就危險了,這件事也讓我想明白,農村再好,也不能久住,我們還是要回到城里生活。
城里雖然也是老房子,但最起碼旁邊超市和醫院都有,如果有問題,打個電話也能有人很快上門,真的比農村放心很多。
聽了王婆婆的話,我覺得養老真的需要深思熟慮,不是簡單地回老家就可以。
回老家有利有弊,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
有利的一面,是空氣好,也沒有那么多噪音,天黑了就很安靜,人的生物鐘會調整過來,適應早睡早起的生活。
弊端是人情世故和醫療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你既然回到農村,就得入鄉隨俗,如果別家有事你不去,等你有事情,就沒人來幫忙。
說到底,不管是跟兒女相處,還是跟老鄉相處,人情都是相互的。
我的建議是,在城里住慣的人,還是留在城里養老,你喜歡農村,可是租個房子住段時間,看自己能不能適應,如果有時間,多陪陪兒孫,畢竟,他們是你生命的傳承,你多關心對方,等你需要時,也能得到對方的關注。
要是兒女不孝順,就把房子賣了,直接去養老院生活,晚年生活也能有保障。
對此你怎么看?你贊同回農村養老嗎?
本文標題:一位62歲婆婆的心里話:退休后回農村養老,是我最錯誤的選擇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757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