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加速,讓很多像我這樣的獨生子女,開始思考父母的養老問題。
國家衛健委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三十幾年間的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全國誕生了兩億獨生子女,集中在八零后、九零后與零零后,其所承擔的養老壓力,遠非多子女家庭所能比擬。
就筆者來說,為父母養老感覺像被突然加身的考題。在父母身體健康時,很少會思考這樣的問題,直到發現衰老帶來的責任已無法回避。目前父母尚能獨立生活,但還是感到壓力正步步緊逼。雖然第一時間為其購買保險,加之每月的房貸,壓力巨大。但是這項支出是必要的,保費再高,總不會比醫療費更高。
其實,我們九零后的危機感,更多來自養老資金的來源。財政部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全國養老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的缺口達到7000億元。而根據保險行業協會的報告,這一缺口在未來十年將達到可怕的8萬億元。
除了資金壓力,像筆者這樣因在外地求學、工作等原因,也形成了與父母兩地分居的養老困境。如何克服距離問題替父母規劃養老,成為首先需要越過的障礙。
自從離開老家到廈門工作后,我一直保持著每兩天給父母打電話的習慣。因年齡漸長,父母出現了血壓高、血糖高等一系列慢性病。不在父母身旁,令我的焦慮如影隨形。
去年,老丈人突然查出肺癌,雖然大舅子在外省工作,但家里還有兩個妹妹輪流照顧、送醫。這時,就突出了多子女家庭的優勢了。經此一遭,連大姨子都生了兩胎,理由是:將來你老了,有更多人照顧分擔,不至于給孩子帶來太多負擔。
在為父母規劃養老中發現,其實經濟實力才是一切的基礎。缺錢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難題。農村出身的家庭,父母還難留有太多資金,若是獨身子女,很難不令人感到悲觀。在享受了父母的全部寵愛之后,如今該如何面對父母逐漸的衰老與疾病,問題的答案是殘忍而現實的。
常和朋友講,現在最怕的是父母突然患病。如有突發狀況,我們是辭職回家照顧父母,花錢請護工,還是送他們去養老院,好像哪一個都不是最優的選擇,哪一個都必然要犧牲些什么。只有經歷照護父母的人,才能體會到屬于獨生子女真正的無力與疲憊。一頭是父母的衰老,一頭是自己在社會中的掙扎。
或許,更多的人在看不見的地方默默煎熬,都在耗著、熬著,沒有援手,也沒有退路,獨自解開一道人生的難題。面對獨子養老時代來臨,你們有何想法,歡迎評論區里一同探討。
本文標題:獨子養老時代,正向年輕人步步逼近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760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