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品質養老
什么是品質養老?相對以保障基本生活為目標的基本養老,品質養老旨在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滿足退休后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要實現品質養老,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口袋里有余糧,那么品質養老大致需要多少錢呢?大家一起盤一盤:
品質養老花錢不一定少
退休后,部分開支會相應減少,經濟壓力貌似減輕,實現品質養老所需的支出可能被低估了。不僅是因為眾所周知的通脹因素,時代變遷、觀念改變,退休后人們在文化、旅游、社交等方面的活動依然會十分活躍,還可能有撫養孫輩、養生護理等方面的開支,氪金有增無減。
未雨綢繆,早規劃,早積累
按照世界銀行標準,2021年,我國人均GNI(國民總收入)約為1.24萬美元,已非常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設定退休后可用養老資金總額,至少等同于同期中等收入水平居民的總收入,即可基本實現品質養老。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城鎮居民戶可支配收入從低到高平均分位5檔,每20%為一檔。
要實現品質養老,退休后養老資金總額至少需達到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戶分檔的居中第三檔水平。以2021年的上述第三檔數據為基數測算,在未來25年獲得的可支配收入總額為301.15萬元。(注1)
另一方面,估算2022年-2046年的25年間,企業職工人均累計可領取養老金總額為163.9萬元。(注2)
這樣,如果僅依靠基本養老金,距離實現品質養老的總資金缺口將達到大約137萬元。
2021年,富達國際和螞蟻財富發布的《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中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年輕一代具有更高的退休儲蓄目標,中位數為154.8萬,而35歲及以上受訪者目標儲蓄額中位數為139.3萬元。這與我們的測算結果還比較吻合。
總而言之,無論是根據全國平均水平進行的估算,還是通過問卷調查所了解的特定人群的實際情況或心理預期,我們可以看到,要實現品質養老,實現退休后同街坊四鄰、同社會中等生活水平相比不落下風,進而達到心之所愿的老年生活水平,對大多數家庭和個人而言,所需總金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未雨綢繆,早規劃、早積累,做好個人養老儲備,不失為實現福壽齊美的明智之舉。
注1:2021年,在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從低到高平均劃分的五檔中,居中的20%一檔(第三檔)收入為42498元/年;自2013年有統計數據以來,該收入復合年均增長率為7.3%;此處計算時假定2022年以后年增速仍保持在7.3%。根據人社部副部長張義珍在兩會上的發言,假設我國職工平均退休年齡為54歲左右,2021年平均預期壽命78歲,因此我們以25年的時間跨度進行測算。
注2:2021年6月,人社部部長張紀南在《求是》雜志發表文章,指出我國企業退休職工的人均養老金2020年達到2900元/月左右的水平,此處按此基數測算,并設定人均養老金在2020年基礎上每年上調4%。
聲明:本資料僅用于投資者教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們力求本材料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及時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標題:品質養老需要多少錢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dongtai/2873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