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咨詢:
聽說個人參加養老保險,即繳納靈活就業社保,將來退休后,比在單位參加養老保險,養老金要低?
在坊間,的確有這樣的傳聞,但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實際上,養老金的高低,與你怎樣繳納養老保險無關,只與你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有關。
那為什么單位退休的人,往往比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人,養老金要高呢?
下面為您深度解析:
一、養老金的繳費原則是多繳多得,兩者繳費基數往往不同1. 單位參保的繳費基數通常是按照個人工資來計算的。所以,一般來說,會高于最低繳費基數。
2. 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大多數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因為社保費用較高,全部由個人承擔,負擔較重。
即便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來繳納,按照2021年最低基數計算,也得1123.80元/月(含養老和醫療兩項保險)。
這種情況下,繳費基數越高,將來養老金必然越高。
二、養老金的領取原則是長繳多得,兩者的繳費年限往往也不一樣。
1. 單位參保,是從你參加工作開始就繳納社保,一直到你辦理退休,工齡可以達到三四十年。
有些男職工,20歲上班,60歲退休,繳費年限高達40年,參保年限較長,所以養老金必然會高。
2.個人參保
對于沒有工作單位的人來說,很少有人能做到從工作起就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的。
往往都是等到了三四十歲,開始給退休做計劃的時候,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而且很多人只交滿最低繳費年限15年就不交了。
可以說,大部分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的人,都是最低基數,最低年限,只為了將來退休后也有個養老金可以拿。
這種情況,養老金也必然是最低的!
三、養老金計算公式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只要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一樣,養老金就是一樣的。
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影響養老金多少的,只有三個因素:
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所以,在同一個地區,同樣的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無論是采用靈活就業社保繳費還是單位繳費,退休后養老金都是一樣的。
個人參保還有一種形式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種繳費方式的優點是費用低廉,缺點是養老金也低。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雖然也是國家主導的社保,但是由于基礎養老金全部依靠國家補貼,個人賬戶養老金全部發給個人,所以養老金往往更低,仍然適用多繳多得的原則。
綜上所述,無論是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個人繳納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養老金的領取原則和計算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多繳多得的原則。
但是,因為單位參保繳費基數高,繳費期限長;而個人參保是由于個人全額繳費,往往繳費基數低,繳費期限也短,所以最終領取養老金的時候不如企業參保領取的養老金高。
本文標題:個人參保比單位參保,養老金少?錯!給你算法,一眼明了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458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