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養老金上調開啟的窗口了,很多的網友在不斷獻言建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片面的站在自己的角度,應該給自己多漲些;樂觀的認為自己的養老金足夠了,感謝政府;坐著說法不腰疼的認為你們的養老金已經那么高了,還要怎樣;養老金確實很低的認為漲養老金是好事情,但希望能公平公正些。
損招一:雙軌制
必須是鼎鼎有名的雙軌制,雙軌制的出爐、執行,至少是讓上億企退人享受到了不公平的養老待遇,其中的辛酸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懂,有些人已經離世了,有些人還活著,雖然經歷的養老金并軌,但企退人還在期待著真并軌。
損招二:代際養老
2021年8月,一名為廈大的教授趙燕青提出我們現在交的養老金,養的是我們父母這一代,我們今后將領取的養老金實際上是由我們子女一代在繳納,是為代際養老。如果你不生育小孩,未來其實很大程度是靠別人家小孩繳納的養老金過日子,這是不公平的,假若大家都不愿意生育,養老金就成了無本之源。在設計養老金領取制度時,應該與生育情況掛鉤,不生育的,退休后只能領取最基本的養老金,每生育一個小孩,養老金再乘以相應的系數。
基于目前的人口現狀,鼓勵生育是好事情,但不能動不動就拿養老金說事情,按照這個邏輯,現在生育主力80-90年代的人,他們受計劃生育的影響,他們的父母退休后該怎么辦,是不是有個相應的補償機制呢?再說,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怎么就變成別人繳納的了,難道不是自己的嗎?按照人口來算,農村出生率一直高于城鎮,農村養老的問題又該怎么說?
損招三:清退令
清退令估計知道的人很少,這個是人大的教授、博士生導師鄭鳳田提出來的:禁用超過60歲農民工。理由是部分建筑單位出現60歲以上老人猝死的情況很多,而且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地。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啊,不是所有的六十歲以上老人都有教授級退休的養老金那么高啊,他們拿著的是每個月只有百十元的養老金,能干啥呢?六十歲以上的出來工作的大有人在,他們不可能都是為了興趣愛好愿意出來干活吧,不干活,哪來的錢養老呢?至于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地,個人認為更多的是受環境影響,想起了一個采訪:采訪中小學生長大了的愿望,結果大部分回答的是網紅,而不是警察、解放軍、醫生、科學家等能為社會真正做出貢獻的職業了,這樣的環境下,只求一夜爆火就行了,哪里還需要那么多的努力?
損招四:放棄養老金
2018年6月,江西一老年大學學院在該市人社局官網上建議:鼓勵市民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多為國家著想,在養老金緊缺的情況下,不能只顧自己不顧國家,這種只顧自己不顧國家的人,應受到法律嚴懲。人社回復:不采納。
還好不是真專家啊!影響力有限!這個市民是不是自己已經主動棄領養老金了呢?為何總是有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道德綁架別人?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非常愛國的。在城鎮,絕大多數人退休老人都是靠養老金過日子的,要是沒了,后果可想而知。
損招五:養老金漲幅過快
北大教授姚洋在參加中國宏觀緊急論壇時提出:目前的養老金繳費標準高,尤其是退休人員漲幅太快,以前每年漲7%,現在起碼3%,平均下來他們比在崗的人漲的還快。
出發點可能是基于養老金入不敷出,擔憂養老金耗盡。可有沒有認真調研過,每年養老上調時,真正拿大頭的是那些群體,企退職工、基數眾多的農村老人他們到底拿到手有多少?他們的養老是否真的無憂了?
本文標題:盤點那些關于養老金的磚家!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640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