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四季度就剩下最后一個月了,2023年即將到來職工養老金19連漲是值得期待的,因為最近31個省份上年度的社平工資全部出爐,從數據上來看都有上漲,而且10月份CPI物價指數上漲了2.1%,并且養老基金結余充足,所以明年上半年繼續調整養老金是很有希望的,并且發布通知的時間也或將會提前,因為2022年一直到5月26號人社部才公布通知,但是前面幾年都是三、四月份公布的,畢竟今年是特殊情況,所以明年預計大概率會在3月份就正常公布調整的好消息,畢竟我們看到很多形勢都是向好的。
養老金雖然上調了18年,但是從2016年開始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職工才一起同步調整養老金,然后從2014年之后機關事業單位才開始繳費,許多2015~2016年左右退休的事退人員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到3萬元余額,但是到手的待遇很多人卻能超過5000元以上,主要是因為繳費指數高、而且有視同繳費年限,有的人視同繳費年限都在20年以上,但是企業退休職工許多大約是1997年之前的才能認定視同年限,并且機關事業單位繳費的穩定性比較好、還強制建立了職業年金——所以種種因素導致企業工作的勞動者、從崗位上退下來之后領取的養老金,普遍比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少。
于是有人提議可以從明年起給企業退休職工統一每月上漲400元,這一設想可行嗎?筆者認為要從四個方面綜合來看、結論才比較客觀,逐個看看:
(1)網友提出這樣的建議、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我們看到今年各個省份調整、大多數的企業退休職工,每月上漲幅度遠遠到不了400元的水平,很多人才漲100多塊,而企業退休職工在2021年底、人均養老金待遇只有2987元,還不到3000,然后在前年的山西省養老金調整方案中,明顯向企業退休職工傾斜了,企業退休職工的工齡一年單價2元、但是事退人員是1.1元,然后今年北京也明顯照顧了養老金較低的人、掛鉤調整部分提低控高,所以已經是有不少的先例的、所以明年統一漲400元也不能說是絕對不可行的。
(2)目前的養老金調整模式、其實已經體現了向企業退休職工傾斜了、明年統一給企業退休職工增長400元,相當于讓一些企退職工重復享受優待了。因為我們看到養老金今年調整是采取的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三個部分結合的方式,并沒有直接按照養老金水平統一上漲一個比例。因此有利于調節差距,比如養老金3000元的企業退休職工、經過三部分調整后漲162元、個人的漲幅可能達到5.4%,但是養老金6000元的事退人員經過三部分調整,如果漲了186元、個人漲幅只有3.1%,就意味著有部分企業退休職工漲得更快、漲幅更高。因為定額調整是陽光普照、人人都上漲統一的金額,高齡傾斜只看年齡,不看你繳費多少。
(3)會嚴重打擊養老保險參保繳費的積極性,會導致多數人都不愿意交費了。我國養老金發放向來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的基本原則,繳費基數越高、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待遇越好,而且按照較高檔次繳費的人是冒著風險的,萬一英年早逝、交給統籌部分的錢就等于給別人做貢獻了、能退回的個人賬戶的錢只有小部分,然后很多企業退休職工繳費基數只有0.6、工齡還不到30年,如果如果給企退人員統一上漲400、意味著比今年的幅度要翻三倍左右,那么這么偏袒企退職工、以后還有誰愿意多繳費呢?很多人肯定都會選擇最低檔踩線繳費。
(4)不利于全國養老基金的可持續平穩運行。而且今年如果大致按照3300元的人均養老金標準、上漲4%平均每個人只能上漲120元左右、所以明年如果統一漲400這個幅度太大了,養老基金將無力承擔,企業退休職工人數大約有1億,(400-120)×1億=280億,意味著明年每個月都要多增加開支280億、一年就要增加3360億額外開支,這顯然超出了養老基金的承受能力。
當前我國已然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本來年輕人繳納的保險費用,就快趕不上給這么多人發放養老金,史上最大的退休高峰來襲,幻想著給企業退休職工每月增加400元是不現實的、不可行的,不過期待明年各省能夠提高工齡的價值、給工齡超過30年的人多漲點,你怎么看呢?
本文標題:明年給退休的企業職工,統一上調400元養老金待遇,可能性多大?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758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