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歲的岳陽男子王浩,在5年前無意得知自己是養子后,執意尋找親生父母,此舉動惹怒了他的養父母,為此王浩與養父母鬧掰了。
王浩當時找到了有可能是親生父母的林家,他認為,養父母提前和林家人見了面,并且在林家人面前惡意抹黑他,導致他不被林家接受,為此他和養父母反目成仇。
反目之后,王浩沒有地方住,干脆露天搭上了帳篷,用他的話說,自己只是月薪幾千的廚師,回家后王家不接納,還聯合親友孤立自己,天天住旅館錢費錢,不住帳篷住哪里?
在這期間,王浩還特意去看了疑似生母的林麗梅,從外貌上林麗梅和他長得很像,也承認王浩是自己的兒子,可王浩感覺不到林麗梅對自己的熱情,內心有些失落。
30年前,林麗梅生了兒子后,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就將兒子寄養別處了,而王浩在年齡與軌跡上都與那個孩子符合,還是5年前和養母一次吵嘴,養母說漏嘴的。
知道身世后,王浩于5年前第一次登門林家,卻被林家人排斥,所以王浩懷疑是養父母惡意抹黑了自己。
王浩住進帳篷王浩從小就是個言聽計從的孩子,但一直過得很壓抑,用他的話來說,養父母的控制欲太強,日常對他的言行都有嚴格的規定,甚至連頂嘴都不允許。
知道自己是養子身份后,王浩和養父母的矛盾擺到了桌面上,他找到林家后,發現可能的生父早就不在了,而疑似生母林麗梅神志還有些問題,生活條件并不好。
王浩不打算繼續糾結林家對自己的排斥,只想為自己過往搞明白一個真相,這需要林家其他兄弟姐妹的支持。
王浩委托情感調解員聯系當家的二哥林福祥,林福祥聽聞來意,直接說打錯了就掛斷了電話,顯然很排斥。調解員又聯系林家大姐林芳和王浩見面,林芳倒是不排斥王浩,但也不熱情,只是禮貌的表示不確定王浩是不是自己弟弟。
結束見面后,王浩失落的很,他覺得養父母固然有錯,但林家人輕信他人謠傳排斥自己,也是不對。
調解員再回帶著王浩回到林家,見到了林家三哥林健,林健坦誠的告訴調解員,自己早就知道有個弟弟,但王浩的成長經歷復雜,導致他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王浩和林芳林健還承認,對于王浩的認識,都是從王浩的養母陳瑤口中得知的,5年前陳瑤頻繁上門或電話,對林家人輸出一個觀點:王浩是個敗家子,好吃懶做、一事無成,只會伸手要錢。
林家二哥大姐和林母全都信了陳瑤的話,只有林健感覺奇怪,因為陳瑤不停聯系林家人的表現過于亢奮,期間被林家人拉黑過,她仍舊找到聯系方式,這種舉止不正常。
所以林健仍舊想客觀的接觸和看待王浩,他也懷疑王浩是否被養母抹黑。
一旁的王浩說,自己和養父母簽訂了斷絕收養關系協定,前提是凈身出戶不繼承財產,而自己簽訂協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停止養母對自己的抹黑,因為養母在所有親友面前抹黑自己,甚至誰和自己走的近,養母就去鬧誰,導致自己被孤立,這已經觸及了自己的底線。
林健選擇相信王浩,隨后開車帶上母親和王浩趕往長沙,確定雙方是否為母子關系。
等待結果時,王浩說了一番讓人驚訝的話,他回憶養母對待自己的態度,感覺不到親情,養父母當年沒準觸犯了法律,自己想追究責任。
林家三哥林健王浩養母陳瑤到底怎么在外人面前抹黑王浩,才讓王浩如此怒不可遏呢?王浩說,陳瑤不止形容自己敗家,還說自己和兄嫂關系不正當,并說自己性取向有問題。
聽到這些理由,調解員也覺得不可思議,如果王浩所言屬實,陳瑤做法屬實過分,但養育30年的感情在這,哪個養母肯于這樣埋汰親手帶大的孩子呢?
調解員單獨找到了在長沙打工的王立群和陳瑤夫婦,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陳瑤打開手機,讓調解員看王浩在社交賬號上的發言,全都是辱罵她的話。
陳瑤說,王浩15歲前非常懂事,走上社會后性格變得偏執,尤其在得知身世后,脾氣越變越糟,如果家里不滿足他的一些要求,他就以養和生不一樣來揶揄全家。
至于說養父母在外抹黑他,全是他自己亂猜測的。
調解員再次找到王浩,王浩自然不同意養父母的說法,從小到大,他都活在一種精神壓迫中,直到他了解身世,才明白親疏有別。
見雙方矛盾愈來愈深,只能找專業心理咨詢師調解矛盾了,至于能否重歸于好,只看緣分是否終了。
王浩養母陳瑤王浩與養父母之間誰對誰錯,顯然成了羅生門,但我堅信一個巴掌拍不響,兩邊的說法都無法全盤肯定或否定,只能加以分析由理智去判斷了。首先王浩未念及養恩一事屬實,這一點是沒法否定的。
只要30年的養育恩情在這里擺著,即便如今分道揚鑣,也應該有一個體面的方式,但王浩采取的手段比較過激,他尋找親生父母的目的不是為了認親,而是想找到證據讓養父母伏法,有點恩將仇報的意思。
如果王浩確定為林家人,而林家當初送走王浩屬于主動行為,養父母就不存在王浩猜測的行為,僅僅因為養父母對待自己苛刻,王浩就如此仇視是沒道理的。
另外一點,王浩在社交平臺上對養母指名道姓的謾罵,這個事實也沒法抹殺,即便對方有錯誤,難道王浩這種行為就妥當嗎?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鬧的滿大街沸沸揚揚,也不是什么成熟的做法。
不管誰對誰錯,王浩沒有念及養恩一事是成立的,從王立群和陳瑤將王浩養育了30年一事看,或許他們存在教育不當之處,但不至于把養子當作仇人。
林麗梅王浩的偏執也從另一方面證明養父母的確存在教育不周之處,尤其林家人可以佐證,養母陳瑤也的確在背后說了很多抹黑王浩的話,做了很多詆毀王浩的事。
不管陳瑤怎么否認自己對王浩的抹黑和詆毀,林家人應該不會為了袒護王浩刻意去做偽證的,畢竟多數林家人都在排斥王浩,為了王浩去詆毀陳瑤缺乏主觀動機。
根據林家三哥林健回憶,陳瑤是主動上門找到母親,各種訴說王浩不好的,如果是正常吐槽也就罷了,但陳瑤表現出來的熱情讓人詫異,林家人幾次拉黑了她的微信,表明了不想見她的態度,她居然仍舊主動上門找林母,攆也不是不攆也不是。
陳瑤還經常給林母打電話,一嘮就是一兩個小時,話題只有一個:王浩怎么敗家。即便王浩真的敗家,作為養母也不必表現出這樣的熱情吧?何況此時林家仍未與王浩確定關系呢?
從王浩身世意外揭開后陳瑤對林家的舉動來看,王浩對養母的怨恨也非空穴來風,如果說陳瑤擔心養子找到原生家庭后不認養父母,可以理解,但這樣表現是不是過了?
王浩與養父母反目成仇雙方矛盾的根源,在我看來并非王浩不孝,也并非養父母教育方式不當,而是王浩得知自己身世后一直想從養父母身上尋求認同感,可又與養父母長期的教育理念產生了沖突所致。
按照陳瑤的話來說,王皓小時候是個乖巧的孩子,言聽計從,以陳瑤現在和養子關系看,她沒必要替王浩說好話,只能是實話。
陳瑤的話起碼證明了王浩并非生來頑劣,后期改變敢說和家庭教育沒關系?陳瑤將責任推給了社會,但王浩為何矛頭針對的是她呢?
根據我推測,養父母對陳瑤的教育方式,仍屬于傳統的權威式教育,不管父母對錯,兒子必須對父母順從,不允許反駁,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的確會壓抑。
王浩出現轉變應該是走上社會之后,開了眼界,見了外面的世界,外加年齡正處于叛逆期,自然對養父母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
而身世披露后,王浩又把養父母以前對自己的嚴苛和身世結合起來聯想,變得很敏感,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行為。
在這件事中,無法說誰對誰錯,非要說個結論,只能說命運的錯。
王浩痛恨養父母結語:
下一步,王浩是否為林家人,結果將出爐,但搞明白身世不是關鍵,關鍵是王浩如何與養父母修復關系。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雙方都有普通人,沒有圣人的胸懷,彼此都做出不理智行為實屬正常,但念在30年的親情上,雙方無論如何都該相讓一步,尤其是王浩。
養父母再不對,也辛辛苦苦把你養大,在你想自己創業時,他們也拿了錢,創業失敗并非養父母之錯,對你教育嚴苛也是為了你好,只是方式妥當。
如果王浩肯回歸家庭,養父母也應該放寬胸懷,你既然能養他30年,為何不能包容他一時的叛逆呢?
在外人面前抹黑養子,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因為這么做表面上是讓外人笑話王浩,實際上笑話的是你們教育失敗,不是嗎?
本文標題:養母抹黑養子和兄嫂有染?養子斷絕30年養育恩,執意尋找親生父母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762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