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湛江老年人人口數量龐大,是名副其實的“長壽之鄉”,如何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成為關鍵,這可不是一道普通的難題,為此,湛江市目前已建成30個居家養老服務站,計劃2021年內完成市區100%覆蓋——集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智慧養老“三合一”的養老模式,雛形漸顯。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時代,老年人口急速增多,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再加上不愿意去養老院的傳統觀念,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被認為是緩解當前養老難題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的養老模式中,養老院等專業機構養老受限于資源匱乏、成本較高,不可能大規模推廣,多適用于失能失智老人;而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雖然適合大范圍推廣,但專業化水平低、能提供的服務有限,一些“空巢老人”的基本權益很難全面顧及。
而湛江的“解題方案”,是在社區建起居家養老服務站,這些服務站不僅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免費為老人每天測量血壓,提供健康咨詢和服務等,有的還設置了保健區等功能分區,有按摩椅、腦循環功能障礙治療儀等,供小區老人免費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機構養老和傳統居家養老的局限,又結合兩者優勢,既可以滿足老人的情感化需求,又可以讓老人得到更專業化的照顧。
目前,這些居家養老服務站使用的還是傳統定點服務模式,即老年人到這個“點”來,就能享受服務。其好處是讓老人聚到一起,正如報道中的黃奶奶所說,“就像沒有圍墻的‘養老院’一樣”。但其也有不足,就是一些行動不便或不習慣聚集的老年人,可能面臨“不在服務區內”的困境。所以,“串珠成鏈”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把一個個散落于社區的服務站“串聯”起來的,是湛江市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該中心通過搭建12349呼叫服務平臺,構建起了湛江養老的智慧網絡。隨著智慧網絡的不斷完善,12349平臺將起到“中樞”作用,而各個服務站是“觸角”,老年人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下單”,平臺就能“派單”,由“觸角”上門服務,打通居家養老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從服務形態上說,是將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智慧養老深度融合;從服務方向來說,是從過去的單向傳遞型服務,向雙向“點餐”型服務轉變。轉變的核心思想,都是以人為本,為了給老年人提供更有效的服務。
本文標題:廣東智慧居家養老,湛江養老智慧網絡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zhengce/1154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