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廣州藍皮書:廣州社會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稱,廣州的就業人口更加集中于第三產業,靈活就業正成為疫情之下穩就業的重要渠道。此外,廣州人口總量持續增長,但勞動人口比重下降,預計到2025年,廣州市常住人口將達到2150萬人左右,未來五年將進入老齡化和少子化"雙加速"的轉折期。藍皮書指出,廣州需要加快人口服務管理的戰略性調整,從"控制人口""被動管人""以業控人""候鳥式遷移"轉為"吸引人口""動態管人""以產業鏈控人""融合式發展"。
靈活就業成疫情之下穩就業的重要渠道
藍皮書顯示,靈活就業正成為疫情之下穩就業的重要渠道。隨著新的社會階層和新興就業群體不斷涌現,體制外就業的規模日益增長,外賣小哥、快遞小哥、滴滴司機等靈活就業群體快速壯大,廣州居民的就業形態日益多元化。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廣州市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登記期末有效數達14.77萬人,相比2020年3月底增加37.65%。
當前,靈活就業人員規模日漸龐大已經成為社會保障制度安排中不可忽視的群體。藍皮書提到,目前廣州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失業保險的對象囊括了依托電子商務、網絡約車、網絡送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平臺實現就業但未與平臺或機構等相關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人員,以及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廣州市于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新業態工傷保險政策。截至2021年11月,廣州包括新業態從業人員在內的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18.34萬人。與此同時,廣州嘗試突破戶籍限制,推行非本市戶籍就業人員憑在穗就業登記證明等資料在本市參保工作,有效解決新業態從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問題。截至2021年11月,靈活就業人員在穗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33.46萬人,其中,非本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2.44萬人。
未來五年廣州將進入老齡化和少子化"雙加速"轉折期
藍皮書指出,到2025年,廣州市常住人口將達到2150萬人左右,未來五年將進入老齡化和少子化"雙加速"的轉折期,人口"金字塔"結構加速倒轉。一方面,廣州人口"年輕化"態勢顯著。2020年廣州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齡為35.4歲,低于全國的38.8歲。另一方面,廣州人口老齡化明顯低于大部分一線城市。2020年廣州市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占比7.8%,老齡化狀況優于全省8.58%的平均水平和全國13.5%的平均水平。
但十年來,廣州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從2010年的9.74%上升至2020年的11.41%。根據國際社會的公認標準,廣州已邁入了國際社會公認的老齡化社會門檻。特別是,廣州戶籍人口老齡化加速的趨勢更為顯著,2020年,廣州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8.27%,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3.01%,接近中度老齡化,對比國際標準來看,廣州戶籍人口已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在生育方面,廣州的總和生育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少子化趨勢開始顯現。十年來,廣州少兒人口的數量共增加了113萬人,從近四年的數據來看,2016-2017年因全面開放二胎后,二孩的出生率提升較為顯著。相比而言,廣州作為超大城市,具有更低的生育率,2021年廣州總和生育率僅1.01,低于全國1.3的平均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從廣州近四年的數據來看,已婚育齡人口持續增加。2016-2019年間,廣州已婚育齡人口數量呈持續增長態勢。藍皮書指出,這一情況,與全國育齡人口減少的趨勢相反,主要原因在于大量來穗已婚青齡人口流入。已婚育齡人口的持續遷入,在當前開放"三孩"的政策背景下,將帶來對托育等服務的進一步需求,對廣州加快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提出挑戰。
廣州需加快人口服務管理的戰略性調整
藍皮書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公共服務、房地產價格將是影響人口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生育率變化對常住人口的調節效果非常有限。廣州需要加快人口服務管理的戰略性調整,從"控制人口""被動管人""以業控人""候鳥式遷移"轉為"吸引人口""動態管人""以產業鏈控人""融合式發展"。
當前,廣州人才吸引力不斷提升,且重點群體就業有保障。藍皮書指出,近年來,廣州強化科技創新發展,整體實力明顯提升,"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從2018年的第25位攀升至2022年的第14位。2021年,廣州擁有在穗工作兩院院士119名,包括鐘南山院士、徐濤院士、趙宇亮院士等一大批科學家團隊。共計發放1.1萬張人才綠卡,引進人才入戶7.28萬人,人才入戶增幅達32.6%。在做好創新人才引入的同時,緊抓重點群體就業。2021年幫扶城鎮失業人員18.14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65萬名,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72.76%、153.23%。廣州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5%。此外,為靈活就業人員搭建線上線下靈活就業專場招聘會194場次,提供13.40萬個就業崗位。
同時,廣州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方面,打造全面覆蓋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9064"養老服務體系,全市合計共有178個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092個長者飯堂,家庭養老床位已超1.6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7.6張,五星級養老機構數量占廣東省總數的48.0%。
為此,藍皮書建議,在人口變動趨勢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情況下,通過建立完備、協調的家庭支持政策,有助于提升對人口的吸引力。一方面,完善針對家庭的政策支持系統。從家庭整體需求出發,統籌促進"一老一小"家庭支持政策與教育、稅收、住房和公共服務等社會政策的有效銜接,通過差異化的政策工具為不同類型家庭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促進所有家庭平等發展。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多主體養育和照顧成本共擔機制。通過完善長期護理保險、普惠養老等"一老"政策和育兒假、生育補貼、普惠托育等"一小"政策,建立完善的照顧服務和托育服務體系,讓政府、用人單位、家庭、個人共同承擔家庭支持政策所帶來的成本,給企業減負,為男女平等提供保障。
本文標題:廣東:廣州發布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未來5年進入老齡化少子化雙加速轉折期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zhengce/1181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