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詩常青藤睿頤養老機構睿城站,
九旬老太太一年中,
沒來由的眼部腫成鴿子蛋大小的熊貓眼,
頭部出現擊打過的傷痕,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到底是照顧不周屢次摔傷?
還是疑似遭受虐待?
9旬老太養老院屢遭傷害
院方含糊其辭
伴隨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社會的發展,入住養老機構成了越來越多家庭和老人的選擇。許多老人都說不想給子女添麻煩、添負擔,選擇入住養老院。而養老院中的種種不規范的問題,卻是屢見不鮮。
近日,市民葉先生向記者反映,自己的母親在養老院屢次受到傷害。據了解,葉先生的母親張老太年逾9旬,失能,長期坐輪椅,上下床和輪椅需要別人抱,不能自主翻身,只能與人做簡單交流。
2018年12月,以每月12000-13000元入住的朗詩常青藤睿頤養老機構睿城站。2021年11月6日葉先生接到養老院電話,說老人右腿腫脹幾日不退,當天送醫院就診,并與當晚入院,二日后經CT檢查,診斷為右腿脛骨粉碎性骨折。
隨后,在鼓樓區民政局主持下,經與養老院交涉,其負責人寫下對老人受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并愿意承擔相關醫療,護理,康復和賠償費用,然而養老院僅僅支付了2個月的床位費和1個月的護理費,就拒絕再支付,并矢口否認是由養老院造成的傷害,并拒絕承擔責任。
一年時間里
張老太在養老院受傷5次
更讓葉先生氣憤和無法接受的是,這已經不是張老太進入養老院后第一次受傷了。在近一年時間里,這已經是第五次了。
前四次分別是2020年底,頭頂發現一個鴿子蛋大小的腫包;
2021年2月,頭頂出現二條平行的,長約6cm口子,疑似打擊傷痕;
2021年6月,右眼出現大面積的淤青;
2021年10月,前額出發現一鵪鶉蛋大小的腫包。
據家屬反映,對于老人在養老院屢次受到傷害,院方只有一次給出過一個牽強的緣由,而其余4次則完全沒有給出緣由,這讓葉先生和其家人無法理解。現在,養老院拒不負責的態度,更是令葉先生憤怒,遂向媒體投訴,給予維權幫助。
2022年3月15日,南京新聞綜合廣播《政風行風熱線》節目在315特別節目中連線了朗詩常青藤睿頤養老機構南京片負責人童沖霄。童姓負責人對主持人提出的問題始終沒有予以正面回答,而是強調老太太雖然失能,但手臂有勁,合作醫療機構CT表明沒有外力擊打等不合邏輯的說辭。
《政風行風熱線》節目主持人沈雷:
每月一萬多的費用住的養老院,在社會層面的認知應該是各方面都很不錯的養老機構,但一年的時間里發生不明原因的傷害,卻不知道原因所在,這是一件讓人感覺很恐怖的事情。
試問這家養老機構的負責人,如果是你的爹媽在這樣的養老機構發生這樣的狀況,養老機構卻說你的父母手臂有勁,你該作何感想?
節目播出中,
很多聽眾同樣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
#聽眾李女士:#
九旬老太太應該是我們長一輩的,或許還有幾個子女,而我們這代人都只有一個孩子,根本難以指望照顧,養老院或許就是我們生活不能自理后的唯一去處,聽了節目,實在是有些恐懼,如果是個負責任的養老機構,在發現這樣讓人可怕的情況時,即使認為自己沒有做什么不該做的,也應該報警,請相關機構查明原因,但我們聽到這家機構負責人在節目里的話,從頭到尾都是推脫責任,甚至話里話外給人的感覺是老人在自殘,這是件讓人很可怕的事情,希望這家養老機構能給公眾一個明確的、負責任的交代。
關于此事,我們將繼續跟蹤報道。
【延伸調查】
根據記者了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之一: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年1月1日起,《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生效實施,意味著全國所有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將受到強制性國家標準保護,所有的養老機構將受到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約束。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曾明確指出,對于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欺老虐老行為,調查屬實的將堅決打擊、絕不姑息,依法追究責任人法律責任;情節惡劣的,依法依規在一定期限內實施行業禁入措施。而刑法修正案已將虐待老幼病殘入刑。這樣的背景下,任何一起虐老事件,都不再只是道德上的爭議,而更是法律問題。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會老
真正構建起老年友好型社會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本文標題:每月12000!骨折、腫包、淤青……九旬老人在養老院遭遇了什么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dongtai/2795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