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相關的資料統計,目前我國退休人員總數大概在1.5億人左右,其中企業退休人員在1.2億人左右,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0.2億人左右。企業退休人員占了退休人員總數的絕大多數,不同類型的退休人員檔案管理的地方也是完全不同的。
退休人員雖然退休了,但退休人員還有部分人,在退休前是屬于國家公職人員,退休后雖然不再擔任公職,但仍然要接受黨組織的監督和管理,特別是國有的領導干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領導干部更是如此,因此檔案管理要根據有利于對退休干部監督管理的原則出發,總體上是按照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的規定執行。
在企業退休人員中,很多從民營企業,靈活就業人員中退休的人員,在退休前是沒有個人人事檔案的,但在辦理退休后就形成了退休檔案,包括電子檔案。這部分人的退休檔案相對比較簡單,是由各地社保部門直接管理的。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檔案,按照有關的要求,要移交社區進行管理。但目前很多社區還不具備人事檔案管理的條件,既沒有合適的檔案管理場地、設備,也沒有專業的人事檔案工作人員,更不具備人事檔案的管理資質,基本上都是由街道進行管理。
在國有企業數量集中的街道,由于退休人員的數量比較大,街道也不具備一下子接受所有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的條件。移交社區街道管理雖然是大趨勢,但也還有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我退休前后的個人檔案,都是由永川區人社部門的檔案管理中心進行管理,但在重慶有的區縣就是交由退休地所在的街道管理,有的是由原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負責管理。
過去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檔案,如果屬于事業單位的,基本上是由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的組織人事部門管理,黨委機關退休人員的檔案還是由同級組織部門管理,政府序列的退休人員,按照干部任免的權限,由相應的組織人事部門管理,一般干部由人社部門管理。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后,雖然養老金是實行的社會化發放,但是檔案管理的權限還是沒有放開,基本上還是按照原來的管理模式,按照退休前的行政級別或是黨內職務,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的組織人事部門統一管理。
綜上所述,我國退休人員中包含了企業退休人員、靈活就業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除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檔案更為嚴格以外,企業退休人員的檔案管理,各地的規定不完全相同。民營企業職工基本上是沒有檔案的,即使個別人因為過去在體制內工作有個人人事檔案,還是按照退休前的渠道管理;有的是由原來的國有企業進行管理,并由原單位向退休地的街道進行移交。
本文標題:退休人員退休后個人人事檔案由誰來管理?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382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