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年年上漲,最近這5年也至少保持在4%以上的漲幅,而且職工養老金的平均基數也是連年上漲,全國企業職工都已經到了2987元/月、快接近3000了,機關事業單位的平均值肯定還比這個還要高——按理說,每月上漲200元才能消除物價上漲帶來的影響,可是為什么實際每月許多人200塊錢都漲不了呢?背后的原因綜合分析其實主要有五條,看看你不幸命中了幾條?
第一,你所在地區的平均養老金還是偏低比如200元÷4%=5000元,也就是說,粗略計算,一般至少需要5000元的養老金、今年平均才能每月上漲200元左右——然而目前全國平均養老金超過5000元只有西藏自治區,另外僅有上海、北京、青海三個地區超過了4000元平均線,其他全部在4000以下,比如山東3647、浙江3899、江蘇3422、廣東3363、遼寧3075,所以這么看來,除了少部分能夠享受高齡傾斜的、或者體制內退休的一些人,其他多數普通企業退休職工,大部分人是漲不到200塊錢每月的。
而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比如上海市、北京市則有不少人每月漲錢數可以超過200元,畢竟他們的平均養老金高很多。
第二,你享受不到高齡傾斜、或者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傾斜大多數省份這些年都將70歲作為高齡傾斜的認定標準,能夠多上漲一些錢、國家衛健委公布的目前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7.3歲,但是仍然有許多人會在70歲之前就離世了。
看到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所以總體來看,各省份超過70歲的人實際上占比是不高的——大部分退休人員目前的年齡都在70歲之下,因此導致多數人每月漲錢達不到200元,高齡傾斜的傾斜優待福利最好,許多人只能望之興嘆,今年也是同樣的道理。
舉個例子,山東省去年針對上年度恰好年滿70歲、75歲、80歲的人、每月額外多漲290元、190元、360元養老金,但是也只有年滿70歲的人可以享受,如果你是69歲或者以下,那么高齡傾斜漲再多錢也跟你沒關系。
再比如上次遼寧省,針對70~79歲的每月多上漲45元、80歲及以上的可以傾斜多漲90元,但是你到不了80歲,這筆錢也跟你沒關系,換句話說你的年齡還不夠高齡。
然后企業退休軍轉干部,也可以享受較大傾斜,但是這個是少數特定人群。
第三,你的工齡太短了按照掛鉤調整規則,掛鉤調整中的與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掛鉤,主要有兩種操作辦法——第1種是按年金額進檔,每繳費一年,對應每月增加幾元;第2種是劃分工齡長度區間,繳費年限越長的那一段工齡,對應漲錢金額和單價就越高——也就是越長的工齡越值錢。
今年這部分掛鉤調整的模式上,估計也不會有大變化。
舉個例子,江蘇、浙江、山東這三個省份就把上述第2種模式體現得非常明顯,比如山東省去年調整,針對46年以上的工齡,每一年對應的價值2.2元、36~45年的價值1.9元、26~35年區間每一年價值1.6元、16年至25年僅為1.3元、而15年及以下的只有1.0元每年,你的工齡短、比如在26年以下根本不占優勢、那么因此在許多省份你都漲不了多少錢。
第四,個人的養老金水平太低了今年的調整通知中明確說明,要繼續加大掛鉤調整所占比重、進一步強化激勵——其中,多數省份都是采取百分比相乘的方式,與養老金水平掛鉤,而且全省都是同一個百分比,因此就意味著高的人就漲錢多、低的人這部分就相對吃虧。
比如,去年福建省掛鉤百分比是2.18%,那么養老金2000元的人這部分百分比掛鉤、只能上漲43.6元,但是6000元的人這部分人卻能上漲130.8元!差不多相差了三倍。所以養老金基數低、導致許多人漲不到200元。
第五,你所在地區的定額調整金額太低了定額調整是很重要的!很公平!直接有利于低收入的人多漲養老金,例如去年所有省份定額調整部分金額最小的是浙江省30元、其次是江蘇省31元,除此之外,有很多省份都在46元以下——比如廣東省45元、湖南45元、廣西44元、吉林36、湖北37元、黑龍江和安徽都是35元,江西40元,川渝兩地和海南都是42元;這部分連50塊錢都不到,所以按這個原理綜合算一下、不少人今年調整三部分加起來也很難超過200元。
這5條原因,基本就是漲養老金的硬傷,如果你符合其中的兩、三條以上,甚至全部都符合,那么就會導致你今年
所以以上6條關鍵原因,如果你踩中了其中一條、兩三條、甚至全中,那么今年你的漲錢金額預計就難以超過200元了。你去年漲了多少錢呢?4%你滿意嗎?歡迎評論留言、點贊、關注我。
(近期有某課堂,假冒社保大課堂,請大家注意分辨,點擊關注不迷路)
請先 登錄 后發表評論~
本文標題:養老金漲4%!但是每月漲錢卻不足200元?為啥?五大原因有點遺憾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622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