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孩子們大多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生活,由于過去幾十年里計劃生育的影響,如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做父母的是生怕自己給得不夠,即使遠隔千里,只要聽到一點兒關于他們近期生活不好的消息,就心急如焚想要傾囊相助,為此放棄自己一直以來所追求的東西、堅守的原則也是經常性的事情。
站在血緣的角度上,以上情況可以被理解;但若從長遠考慮,對待某些大事時,我們還是要以自己的感受為先,否則極有可能好心辦壞事、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也許還會害了孩子們;雙方之間因此產生隔閡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尤其是以下2方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第一,索要我們的養老本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們日常生活中雖然沒有大的用錢的地方,但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的身體機能會逐漸下降,在平時就要給自己預備足量的養老本,以應對自己突然發生意外,需要住院或者做手術等事情的發生。
不少人顯然能意識到這一點,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亂花錢,而是積少成多地攢下來,自己前半輩子的存款,加上每個月沒有用完的養老金,再照此趨勢發展下去,個人手里有個幾十上萬不在話下。
如果這時孩子們以生意投資等理由請求我們給予一定的物質幫助,大家一定要思考再三再做決定,首先想想子女的生意靠譜與否;其次想自己能否接受這筆資金打水漂兒后,又恰逢自己生病,個人不能得到及時治療不說,孩子們還不領情又覺得父母是負擔等事情的發生。
第二,拜托我們照顧小孩子
隔輩親很難解釋清楚,很多時候我們對孫子孫女的喜愛,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孩子,子女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當自己的精力沒法兼顧家庭時,就會想拜托我們前來照顧剛呱呱墜地的小孩子。
這對一些精力充沛、又有帶娃經驗的老人而言,當然是手到擒來,這看似是個人給子女幫忙,其實是小孩子的懵懂和純真,也無時無刻不在治愈著自己,隔輩人在一起可以說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但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我們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或者沒有足夠的耐心,一定不能輕易答應子女的請求。否則既照顧不好小孩子,用不了多久自己也會感覺精疲力盡,一個不留神孫子孫女難免會發生這樣那樣的磕碰,屆時我們既委屈又后悔,還會受到子女的責怪,處理不好的話雙方之間會產生不少嫌隙。
本文標題:在答應子女的2個請求前,一定要思考再三,否則容易費力不討好
本文出處:http://www.322033.com/news/news-shenghuo/2624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